從芭蕾舞劇移除醜化黃皮膚的元素

Juan Michael Porter II

「《Porcelaines》芭蕾舞劇劇組演員,在法國大使館文化服務處/位於紐約市佩恩.惠特尼大廈的艾伯丁別墅總部」

儘管芭蕾舞遵循傳統,但一眾藝術總監已經開始拒絕「扮演黃皮膚」和「扮演黑皮膚」,即在舞者身上塗上黃色或深色顏料,以代表角色的亞洲或黑人血統的做法,以及相應的種族偏見。因此,不少藝術家和歷史學家將此變化視為邀請新一代觀眾了解該藝術領域的方法。

其中兩位藝術家,紐約大學藝術史副教授Meredith Martin和紐約編舞家陳肇中,正是透過改編此前失傳的芭蕾舞劇《Ballet des Porcelaines》,使其在打破原有刻板印象的情況下與現代觀眾互動。今年夏天,《Ballet des Porcelaines》將重返歐洲:在英格蘭和意大利,舞劇將在收藏瓷器的博物館中演出,而在巴黎,法國國家藝術史學院於7月1日舉辦了一場關於芭蕾舞歷史的學術會議。

Martin在法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檔案中偶然看到芭蕾舞劇劇本和樂譜,這成為了此計劃的靈感。《Ballet des Porcelaines》是一部在1739年由一群藝術家和貴族創作的芭蕾舞默劇,故事講述一個邪惡的亞洲巫師將公主和英雄變成瓷花瓶的故事。

像《Ballet des Porcelaines》中的醜化現象並不罕見:在芭蕾舞史上,亞洲人角色一直被諷刺及醜化為軟弱無力的惡人或卑躬屈膝的生物。在這些歐洲作品中,亞洲人角色通常緩慢地拖著腳步移動,兩指指尖緊緊絞在一起,儘管這一點與亞洲文化毫無關聯。除了黃色身體彩繪,扮演這些角色的舞者通常會有誇張的眼妝,以及標誌著他們小丑身份的帽子。幾十年來,中國人對這些帶有冒犯意味的裝扮甚為不滿,並指出一些觀眾認為黃色面孔就代表中國文化。

Martin對《Ballet des Porcelaines》十分感興趣,因為她專注研究18世紀法國和亞洲之間的交流,以及瓷器和漆器等以物易物的現象。Martin並沒有透過論文發表她的研究發現,反之,她更希望透過表演重振芭蕾舞,這樣芭蕾舞就成為了具有生命力的藝術作品,觀眾可以與之互動。她透過紐約大學芭蕾舞與藝術中心的獎學金項目認識了陳肇中,自此,她說她開始「批判性地思考瓷器與這個時期的文化和種族偏見之間的關係。」

- 巫師向王子施咒
- 王子和公主在巫師面前手牽著手
- 公主擁抱王子,變成了瓷器

二人的對話交流帶來了合作的契機,陳肇中答應為《Ballet des Porcelaines》帶來新的編舞。這個版本的芭蕾舞劇推翻了原作的刻板東方形象,也寫實地反映了18世紀歐洲的真實掌權者。邪惡的亞洲巫師被重新塑造成強壯的奧古斯都(Augustus the Strong,波蘭國王和立陶宛大公),他對瓷器擁有難以控制的慾望,甚至被視為病態。他也是一個瓷人巫師,將一個亞洲公主和王子變成瓷器雕像。

創作團隊沒有採用模仿巴洛克風格的服裝,而是委託紐約設計師Harriet Jung重新設計原創服飾,包括公主設有長手套的裙裝連身緊身衣,以及王子的短款外袍,布料暴露在外,類似半塊盔甲。團隊還聘請了菲律賓作曲家Sugar Vendil,以全新的旋律填補原創配樂的空白。在編舞方面,陳肇中與巴洛克藝術專家Patricia Beaman研究巴洛克舞蹈動作,並將之與中國古典舞和扇子舞的元素結合。陳肇中致電在中國出生的瑪莎葛蘭姆舞團的負責人辛穎,請她幫忙構思舞蹈動作,然後傳授給紐約市芭蕾舞團的兩位首席舞者Georgina Pazcoguin和Daniel Applebaum;他們於去年12月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這部芭蕾舞劇帶來首演。

- Harriet Jung繪製的巫師服裝畫稿
- Harriet Jung繪製的音樂家服裝畫稿
- Harriet Jung繪製的王子服裝畫稿
- Harriet Jung繪製的公主服裝畫稿

如此一來,陳肇中並沒有刪除《Ballet des Porcelaines》的歐洲元素,而是運用了金繼工藝(kintsugito)的概念,創作了更有感染力並融合不同元素的作品。金繼工藝是一種以金或漆修補破損陶瓷的技術,以突顯瑕疵美,更可令陶瓷原本破損的地方變得更堅固。

陳肇中表示,針對芭蕾舞劇中薄弱且常常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情節作調整,繼而令芭蕾舞劇的情節更引人深思,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他不希望在可以重新詮釋藝術作品的情況下破壞作品本身。他指出,歌劇藝術已有運用這個原則,他認為芭蕾舞藝術亦可仿效,因為「它們並非沒有生氣的博物館藏品,令它們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是保持它們對新一代觀眾的吸引力。」

事實證明,他的觀點在世界各地都備受贊同。2021年2月,在Alexander Neef帶領下的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發表了一份報告,宣佈將會在芭蕾舞和歌劇劇目中刪除帶有種族主義的人物描述元素。

巴黎歌劇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文化機構,據說其在種族呈現方式上的重大變更,是因為巴黎歌劇院職員爭取進步的訴求;然而,無可否認的是,巴黎歌劇院仿效陳肇中和紐約城市芭蕾舞團獨舞演員Georgina Pazcoguin的做法,他們在2015年創立了組織「告別扮黃臉」(Final Bow for Yellowface),目標是消弭芭蕾舞中的種族偏見。至今已有50多個國際芭蕾舞團簽署承諾。最近,美國芭蕾舞劇院即將上任的藝術總監Susan Jaffe也加入這個行列,她告訴《華盛頓郵報》,她計劃暫時擱置帶有冒犯性質的人物描述之芭蕾舞劇,直至她和團隊解決有關問題。

陳肇中和Pazcoguin已就如何消除這些人物描述提供建議。其中一項建議,是在中國版《胡桃夾子》中用京劇臉譜面具代替黃臉,此做法在巴黎歌劇院的多元報告中亦有提及。在《Ballet des Porcelaines》,舞者被變成瓷器後,陳肇中讓他們戴上這樣的面具來表示變化,而非將他們變成帶有冒犯性質的搖頭怪物。

陳肇中指出,每一代芭蕾舞大師都會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調整或改進。他說:「Petipa對上一代的作品正是有如此做法。為了繼續展現芭蕾舞的魅力和活力,我們能夠做而又最保守的事,就是積極應對變化。這與Michel Fokine在20世紀所說的話一樣『要麼變革,要麼滅亡。』」

陳肇中和Martin承認,在調整現有作品的東方主義視野方面,例如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那個棘手的御寶,又或者Rudolf Nureyev在1992年詮釋的舞台劇《La Bayadère》,我們能做的事就只有這些。雖然黑色面孔不再於芭蕾舞劇出現,但印度教活躍分子Rajan Zed認為「這早就應該退出」世界舞台,因為它「貶低了一個擁有豐富歷史的文明」,劇中的角色在地板上爬來爬去和舞動,並不能準確地描繪印度文化。

Marc Moreau飾演的黃金偶像,周圍簇擁著Danse des enfants的表演者;這是《La Bayadère》的第二幕,此作品由Rudolf Nureyev創作,巴黎歌劇院執導。

Marc Moreau飾演的黃金偶像,《La Bayadère》,Rudolf Nureyev,由巴黎歌劇院執導

陳肇中和Pazcoguin的想法各不相同。他們不希望禁演芭蕾舞劇,反之,他們希望保留Petipa的原創編舞,同時修改過時的故事內容和表達方式。陳肇中正在創作美國版的《La Bayadère》,故事以1920年代好萊塢電影音樂劇的黃金時代為背景,內容加入幕後陰謀的元素。Martin說,法國文化版的《La Bayadère》可以將拿破崙、約瑟芬皇后和皇帝情婦之間的關係加入故事情節當中,這樣可以帶領觀眾回到過去,了解「這些東方主義幻想的根源」,例如拿破崙的埃及之戰。

陳肇中稱之為「處理此輪演劇目的有力典範」,可確保此藝術形式得以存續並繼續發揚光大。他說,透過《Ballet des Porcelaines》和《La Bayadère》,他「將這些芭蕾舞劇變成了自己的故事,並可稱之為我作為一名揮汗如雨的舞者所留下的種族傳承。」

照片:© Joe Carrotta

燈光